2008/4/7

顱內微創手術-可以是治療老年顱內動脈瘤破裂的一個選擇

案例介紹: xx女士, 今年85歲, 身體硬朗, 可自行走動, 自我照顧。日前突發劇烈頭痛, 嘔吐之後意識昏迷,送至敏盛醫院急診室經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廣泛性蜘蛛膜下腔出血及右大腦出血 (費氏分級為 4/4 最嚴重的一級). 初步認為是顱內動脈瘤破裂所致,正當要進行腦血管攝影時, 意識突然陷入重度昏迷, 緊急插管, 維持生命現象穩定後馬上型腦血管攝影, 發現是右中大腦動脈瘤破裂。 由於血管因老化而過度彎曲, 不利於栓塞;手術治療便成為需要考慮的一個選項。 由於病患已陷入重度昏迷, 臨床嚴重度分級為 4/5 屬於高危險病患, 若不及時給予治療,生存機會渺茫。

楊琳煦醫師在充分與家屬溝通過後,決定實施顱內微創開顱術,在夾除動脈瘤的同時清除血塊,及實行顱內壓監測; 傷口在右眉, 長度6cm, 完全不需理髮, 不需釘頭, 術中使用高階誘發電位監測, 確認兩側大腦功能保存良好, 術中都卜勒超音波微探頭監測, 也確保正常血流不受影響, 由於傷害小, 恢復快,該病患在三天後由重度昏迷恢復意識之後很感激敏盛醫療團隊及楊琳煦醫師之救命之恩。
疾病解說: 顱內動脈瘤, 其實不是腫瘤, 故無良性惡性之分, 它通常是因血管壁因故變的薄弱後, 在血流不斷的衝擊下逐漸膨出似氣泡般, 俗稱血管長泡泡. 沒有破裂前,正如暴風雨前的寧靜般的沒有徵兆, 一般的斷層掃描也無法查出. 目前只有高階健檢使用的64切斷層血管攝影可以做早期篩檢。

由於氣泡越吹越大, 管壁越來越薄, 終於在天氣變化, 或情緒變動時突然破裂,導致出血, 臨床上依出血的嚴重度可分為五級, 輕者只有劇烈頭痛, 意識仍然清醒, 越嚴重的昏迷指數就越低, 預後和嚴重度有直接關聯. 通常40%的病人會死於第一次的出血, 生存者也會面臨再度出血及出血後血管欒縮造成大中風的危險。 治療主要是針對預防再度出血為主, 目前有兩種方式, 一為所謂的血管內治療, 利用導管做白金線圈的栓塞, 是動脈瘤的大小, 置入3-10 或以上的白金線圈, 優點是不需開顱術, 缺點是再發率較高, 需定期做腦血管攝影, 另外如果血管太彎時, 也不容易成功, 所以手術也是一種重要的選項, 傳統的開顱術, 傷口大, 破壞較多, 現已發展出微創開顱手術, 傷口小, 破壞少、 恢復快也不需理光頭, 手術是在顯微鏡下將動脈瘤夾除, 手術中再輔以精密的監視設備, 使危險性更低, 而且動脈瘤的再發率也很低, 故對於本例超過80歲以上百歲人瑞的候選人而言, 可以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療,

顱內動脈瘤, 是一種隱形殺手, 死亡率及殘障率很高, 如果可事先篩檢出, e宜及早治療, 一旦破裂後, 需儘快利用栓塞或微創手術來預防再出血已提高治癒率。